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 | Industry


“创作年”喜摘“硕果” 广西舞蹈登中国舞坛高

2011-09-27    来源:   

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文化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:于8月25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赛场上,由广西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群舞《成人礼·上刀山》获群舞组创作三等奖、双人舞《连就连》获独双三组创作三等奖(其中一等奖空缺)、独舞《我俩》获独双三组表演三等奖,双人舞《连就连》入选本届比赛颁奖晚会。

大奖含金量十足

本届比赛由文化部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,云集了全国各地舞林高手。来自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部队系统、中直艺术院团,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、台湾地区的694个舞蹈作品参赛,层层遴选,最终有174个作品进入决赛,角逐各项大奖。广西4个作品,3个获奖,是实力的雄证,也是魅力的彰显。

亮相本届比赛的广西作品既获得专家评委的首肯,也赢得观众的赞誉。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、著名舞蹈学家资华筠观看群舞《成人礼·上刀山》后评价:“好看!记得住!广西舞蹈又挖掘了一个新的民族题材,表现独特,对勉励年轻人不畏艰难、坚强奋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。”不少银川市民在观看了广西舞蹈作品后,称赞广西的作品通俗易懂、贴近生活,特别是向观众展现了广西浓郁的民族特色,比如用刘三姐音乐编排的双人舞《连就连》等, 让人一看就品味出广西的独特风味。

自觉自信结“硕果”

“战火如荼”的顶级舞蹈大赛,既有“中央军”中直院团的“强势出击”,又有“老牌劲旅”部队系统艺术院团的“大兵压境”,广西桂军何以“冲出重围”?

“这是文化自觉自信的果实。”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一语中的:“我们对民族文化、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做到了深挖细掘,作品张扬了浓郁的广西民族地域特色,成为我们制胜的法宝。”

通过发布会现场播放的比赛视频,记者领略到了极具广西民族风情、民俗特色、地域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:《成人礼·上刀山》将广西瑶族地区“上刀山”的民俗搬上了舞台,“上刀山”是瑶族父辈磨砺后生仔的一种特有的“尚武”形式,寄托了父辈对孩子的深切期望;双人舞《连就连》选用了刘三姐经典音乐元素,“连就连,我俩结交订百年,哪个九十七岁死,奈何桥上等三年”,相互吸引,执手相携,是壮族人民对爱情的浪漫诠释;独舞《我俩》则将广西地方剧种彩调剧“双簧蛋”的独特表演形式与舞蹈结合起来,表现了恋爱男女的缠绵和幸福,让人耳目一新。

“有智慧,有能力,能干事,能成事”是广西舞蹈取得佳绩的又一成因。广西歌舞剧院院长林燕飞告诉记者,是从上到下的团队努力铸成了3座精美的奖杯。成熟稳健的编导梯队夯实了作品基础,一级编导温国鸣和年轻编导温海夫联手创作《成人礼·上刀山》,双人舞《连就连》、独舞《我俩》则完全由李钒、覃祉幸、施芳国等年轻编导创作,几位年龄不到30岁的少壮派编导显示了不俗的实力;挑大梁的年轻演员邓梁迎、沈林、杨雅晴等很是珍惜比赛资格,即便是连续3届参赛的邓梁迎也一刻不缓地投入到一个多月的“魔鬼训练”中;剧院为比赛做足了后勤工作,配备灯光师、服装师、舞美师等随团出征,《连就连》的编导和灯光师同是施芳国,为了5分钟的台上光更完美,他对场地负责人软磨硬泡寻机会,一直等到凌晨4时,才得到了再次对光的30分钟。
 

改制与创作并重

广西舞蹈取得骄人战绩还与广西的文化大环境、大气候密切相关。2011年是广西文艺“创作年”,同时广西各大剧团也进入改制关键时期,为了让大家尽量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创作、排练、演出上,自治区文化厅周全地做好相关服务工作,使改制中演艺队伍不散,成果不减。

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表示,文化体制改革势不可挡,院团的转企改制迫在眉睫。但无论什么时候,创作都是文化工作者的核心工作。越是在这种艰难的时刻,大家越要重视文艺创作。改制与创作须并重。围绕“打造具有广西气派的舞台艺术”,余益中提出今后的文艺创作要紧紧围绕两个方面:一是精品,一是大众。精品创作,就是要打造在全国拿得出手的作品、顶尖作品,形成广泛的影响力,让观众享受文化成果。面向大众化的作品,必须服务大众,为群众所喜爱。特别是市县级剧团改制后,需要“榜样作品”让他们“有样可学”,经过模仿、改造、包装后推向基层观众,成为喜闻乐见的作品,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、人民群众的需求。文化厅将继续加大对广西舞蹈创作的扶持力度,今年起实行舞蹈创作项目签约制度,促进更多体现广西气派的舞台艺术涌现。

考级信息
考级信息
版权所有:中联华夏艺术有限公司    备案号: 京ICP备18030988号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